棉花质量管理(棉花管理56711)
发布时间:2024-09-30 浏览次数:74

避免在棉花采摘、交售、加工过程中混入异性纤维的暂行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从事棉花生产、经营活动的棉花生产者(含农民和棉花生产企业)、棉花经营者(含棉花收购、加工、销售)、纺织用棉企业。第三条 异性纤维是指混入棉花中的非棉纤维,如化学纤维、丝、麻、毛发、塑料绳等。

加强棉农质量意识,采摘棉花使用棉包,戴棉帽,是根治“三丝”非常重要的一环。 2002年,国家计委(现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下发了《避免在棉花采摘、交售、加工过程中混入异性纤维的暂行规定》(下称《规定》),要求棉农采摘、晾晒、交售棉花时用布袋,穿布衣,戴布帽,禁止使用非棉或有色口袋或扎绳。

第十四条 以委托方式进行棉花收购、加工的,应依法签订书面合同或协议,书面合同或协议不得违反国家质量法规。第十五条 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必须加强对异性纤维、色纤维的挑拣,对库存棉花加强安全管理,杜绝各类事故隐患。第十六条 收购棉花必须明码标价,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规程进行。

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的介绍

最初的《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是在2001年8月3日由国务院以第314号令公布。此次修订,国务院对原有条例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以适应新的管理需求和市场环境,确保棉花产品质量的安全和公平交易,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为了有效地管理和监督棉花质量,维护棉花市场的稳定,保护所有棉花交易参与者的权益,本条例应运而生。根据第二条的规定,所有棉花经营者,包括收购者、加工者、销售者和承储者,进行棉花业务时,必须严格遵守本条例中的各项要求。其中,从事棉花加工活动的经营者必须按照国家的资质规定进行资格认证。

国家实施严格的棉花质量监管制度,以确保棉花品质和交易公正。第十三条明确,专业纤维检验机构需按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棉花质量公证检验,对棉花的质量和数量进行公正评估并出具检验证书。

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规定,棉花经营者在棉花收购环节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义务。首先,第七条要求经营者需建立完善的棉花收购质量检查验收制度,配备品级实物标准和必要的检验设备。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棉花质量的监督管理,维护棉花市场秩序,保护棉花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棉花经营者(含棉花收购者、加工者、销售者、承储者,下同)从事棉花经营活动,棉花质量监督机构对棉花质量实施监督管理,必须遵守本条例。

为了加强对棉花质量的监督管理,维护棉花市场秩序,保护棉花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制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二○○六年七月四日颁布实施。共计五章三十九条。

如何抓好棉花采摘、晒存与运输的质量管理

1、防止雨淋 成熟的棉絮遇雨后,棉壳、棉叶的色素都会污染棉花,使洁白的棉花出现阴红、阴黄、灰白的斑点等。如果遇到连阴雨,还会造成霉烂变质。因此,要随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采摘棉花时,要把好花、僵瓣棉、落地棉分开采摘,分开晒,分开收存,不能混在一起, 以便分级出售。

2、种植技术:包括育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质棉花品种,采取科学的种植技术,合理施肥、浇水、除草等,及时防治棉花病虫害。 采摘技术:采用机械化采摘技术,避免损伤棉籽和棉纤维,保证棉花质量。

3、防止雨淋成熟的棉絮遇雨后,棉壳、棉叶的色素都会污染棉花,使洁白的棉花出现阴红、阴黄、灰白的斑点等。如果遇到连阴雨,还会造成霉烂变质。因此,要随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搞好棉花四分棉花的四分是指:把同时期吐絮的棉花和吐絮期不同的好与次实行分摘、分晒、分存、分售。

4、二)加强待加工籽棉的存放管理,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混入异性纤维。(三)对批量成包皮棉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异性纤维检验,应当在棉花标识中明示“有、无或未发现”字样,并在检验证书上注明。

国家规定原棉的含水率为多少

法律分析:对棉花规定的含水率数值,规定为百分之十。交接贸易时,实测含水率不足或超过标准,实行重量补扣。超过最大限度(含水率达到百分之十二以上)应作摊晒等处理。一般储存时的标准皮棉不能散放,必须经打包机打成符合国家标准的棉包。

我国原棉的含水率一般在7%~11%,南方棉区的棉花含水率较高,北方棉区的棉花含水率较低。 一般原棉含水率控制在7%~9%的范围较为适宜。 棉花公定回潮率为8.5%;棉花回潮率最高限度为10.5%。

国家规定的原棉含水率标准是百分之十,这一数值是法律规定的,用于确保棉花交易的重量准确性。 在棉花交接贸易时,如果实测的棉花含水率低于或高于这一标准,相应的重量将进行补扣。 如果含水率超过最大限度(即达到百分之十二以上),则需要对棉花进行摊晒等处理,以符合国家标准。

在术语定义部分,定义被改为术语和定义,并且删除了对“含水率”的具体定义,以提供更为清晰的表述。电测器的测量电压参数调整为DC(90±1)V,手柄压力控制范围调整为(735±30)N,精度有所提升。

纤维材料及其制品的含水重量与干燥重量的差数对其干燥重量的百分率。 棉花含水的多少,直接影响棉花收购、加工、储运及纺织使用。棉花含水的多少用含水率表示,如何检验含水率,早已被有关工作人员熟悉和掌握。

一是可以按照纺制产品的规格对原棉进行分类,比如:精梳32—40支针织用纱使用同类原棉。

影响棉花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升棉花质量

1、影响年度棉花质量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棉花生长期间,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水肥、品种等条件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起决定性因素;田间管理、化控、采摘、棉花收购、加工起辅助作用。

2、提高棉花质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种植技术:包括育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质棉花品种,采取科学的种植技术,合理施肥、浇水、除草等,及时防治棉花病虫害。 采摘技术:采用机械化采摘技术,避免损伤棉籽和棉纤维,保证棉花质量。

3、棉花纤维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品种的遗传特性。目前,新疆种植的许多棉花品种纤维长度一般为29mm。其纤维强度和细度较差,远不能满足优质棉的要求,品种适应性和稳定性较差。这些棉花纤维质量只能维持现状,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和市场对优质棉花的需求。

4、气候环境变化 棉花的纤维发育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开花后20天内是纤维主要伸长期,25天后基本停止伸长。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纤维伸长,最适温度为20-25度。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阻碍纤维的正常伸长,影响品质。例如,白天温度过高、夜间温度过低,会导致纤维长度不足,品质下降。

5、那么影响到棉花的纤维品质有哪些因素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品种遗传特性棉花纤维品质很多度上取决于品种遗传特性,目前很多新疆种植棉花品种纤维长度一般在29mm,它的纤维强度和细度较差,远远达不到高品质棉花的要求,而且品种的适应性和稳产性较差。

棉花的采摘注意事项有哪些

适时采收棉花, 若采摘过早,棉花纤维尚未充分成熟,产量和品质降低;采摘过晚,棉絮经风吹日晒,会降低纤维拉力,色泽受到污染,也会降低棉花质量。防止雨淋 成熟的棉絮遇雨后,棉壳、棉叶的色素都会污染棉花,使洁白的棉花出现阴红、阴黄、灰白的斑点等。如果遇到连阴雨,还会造成霉烂变质。

采摘棉花最好带戴手套,不然手掌很容易被面壳扎伤的,然后手头随着带着一个大袋子,用来存放摘下来的棉花。摘棉花的时候,要逮着棉花壳稍稍的用力摘下来,摘好以后放到刚刚准备的大袋子装袋就可以了。

适时采摘棉花吐絮后,一般每隔5至7天采摘一次,若采摘过早,棉花纤维尚未充分成熟,产量和品质降低;采摘过晚,棉絮经风吹日晒,会降低纤维拉力,色泽受到污染,也会降低棉花质量。所以棉花吐絮阶段,要适时精收细收,提高棉花质量和品级。

在采摘过程中,要稍微用力夹住棉花壳再将棉花摘下来,摘下来的棉花放进袋子里。棉花的采摘期很短,只有两个月而且都是在上、下午阳光充足的时候采摘,与此同时温度高也是一个因素,这样棉花不易受潮。有时遇到湿度高的时候可以先挑已经可以采摘的老棉花。收拾棉花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混进其他东西。

勤收:棉花吐絮阶段,做到随成熟、随収摘,吐絮一批,采收一批,一般每隔5-7天収摘一次,后期10-15天收一次,要注意晴天収摘,雨前强摘,吐絮期如遇阴雨连绵,要及时强摘烂桃,剥出好花,做到烂桃不烂衣。

采摘过晚,棉絮经风吹日晒,会降低纤维拉力,色泽受到污染,也会降低棉花质量。所以棉花吐絮阶段,要适时精收细收,提高棉花质量和品级。防止雨淋,成熟的棉絮遇雨后,棉壳、棉叶的色素都会污染棉花,使洁白的棉花出现阴红、阴黄、灰白的斑点等。如果遇到连阴雨,还会造成霉烂变质。

Copyright © 2022-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乐鱼体育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乐鱼体育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